顯示從 21 到 35 的 35 已收到的評論。
推荐大家预约参观前,可以制作酒酿、豆腐乳、荫瓜,伯伯给我们品尝了酒酿,单纯的米曲与煮熟的长粘米发酵,就成了超级美味的甜酒酿,可以用来煮汤圆和蒸蛋!
我真心觉得可以参观廖快烟楼内部结构,是我去过最棒的烟楼!日治时期凤林种植的烟草和甘蔗原来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,我以为是拿来吃或者给军人消遣用的,结果没想到蔗糖是用来制造硝糖炸药的,而烟草则是干燥后作为廉价的防止寄生虫的敷料…
這個景點絕對是值得一遊的,
徐老師的專業解說能讓我們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提及的知識。
我們全家都覺得非常棒!
一个已经几乎失传的经济文化建筑,热心的老板讲解的非常生动,衔接了日治时代的到近代烟草制作的沿革与脉络,很难想像之前很多凤林人靠这个生活,可惜了没有很多台湾人知道这段历史。
在我常去的那一次,店主徐大哥很热情地放下手头的工作,向我介绍了煙樓聚落的歷史背景和運作原理。日治時期臺灣的煙業共有臺中、嘉義、屏東、花蓮四個主要產區;花蓮產區自然就以鳳林為主,全盛時期甚至有70多間煙樓。目前保存狀況不一,但這裡應該是少數可以參觀的煙樓之一……
在平时拜访了烟楼,没有团体客人和其他游人。有位徐先生为我们夫妻俩细心讲解了烟楼的历史和兴衰。他不仅向我们介绍了过去的情况,还会向游客们提出问题,让大家动动脑筋,然后再给出正确答案。这样一来,游客们就能更深刻地记住这些信息。
以前我去过美浓区好几次,但从未进入烟楼,这回特意想要探究一下烟楼到底是个什么样子。这次来到花东,终于了解了烟楼的结构以及与客家族群的联系。
烟楼的维护需要资金支持,因此参观结束后可以购买一些特产,或者参加亲子DIY活动,甚至直接提供金钱赞助也是一个途径。
在遗产建筑上花费时间是非常有价值的。这些建筑物代表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技艺。保护并保存这些建筑是我们的责任,也是对我们过去文化的尊重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确保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得到妥善保护。
凤林镇在日据时代光直烟草共有烟楼百余座,目前剩余16座 有好好整修维护经营教学应该只剩下这一座。廖老板解释其实凤林的烟草除了供应香烟制造,但凤林的烟叶大都是拿去当二次世界大战药品使用。就像欧美二战吗啡是相同道理。是属于一种麻醉药剂。整座烟楼可以吊挂800串烟叶。由外部炉火燃烧 通过室内大铁管 热度烘培。约经8日烘烤就可以得到干燥脱水效果。此处老板解说都非常详细 也没收我一毛钱。有外接教学 教育一些古老 酿造原料 古早味制作。 今日没人就跟我聊开了 泡茶喝。
如果地方创生有具体面貌,大概就是这个样貌了。相较与其他颓败或不开放的烟楼,这里有完善的解说告示,以及完善维护,让游客更加了解凤林烟业曾经的历史。
在徐先生的导览下,我们深入了解了烟楼的兴衰以及凤林的地方文化,解说详尽生动,仿佛参加了一堂有关日治时期和公卖烟草历史的课程。如果有机会到花莲,一定要去参观廖快烟楼,保证不会后悔!
一座百年历史的遗产性建筑,今日已经无法继续运营,但为了传承这段历史,业主将家族私有的烟楼保存完好,并免费提供导览服务,让游览凤林的旅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。
保护遗产需要投入人力、财力等各方面资源,业主会销售一些自己酿造的发酵产品,但并不强迫。
尽管没有提前预订导览,当时临时起意前往。但解说人员非常详细地讲解了当地的故事和烟楼的历史,展现出了专业的水准。令我惊讶的是,这些内容居然是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而且他们非常热情地款待我们,简直是「金包银」!如果下次有机会再次造访凤林,我会安排时间提前预约体验活动!
这个烟楼保存得相当完好,我极力推荐参加导览活动。如果没有导览,只是匆匆看一遍可能会错过很多精彩内容!老板是廖快烟楼的后代,从小在这座烟楼里长大,对于这座建筑的历史和凤林种烟情况了如指掌。老板在讲解时经常会提出问题,让游客先自行思考,再听他分享经验或猜测,导览过程非常有趣,我强烈推荐参加。为了活跃历史建筑并结合凤林的文化,老板还销售一些自制食品,如豆腐乳、豆豉和荫冬瓜等。此外,还提供DIY活动或为期两天一夜的深度导览行程,内容相当吸引人。不过,如果能与整个凤林的深度旅游配合,例如住宿、美食和古迹巡礼等,应该会更具吸引力,同时也能增加回访率。
感谢老徐的详细介绍烟楼的故事,第一次造访凤林的廖快烟楼,真的挺有意思的。透过当地建筑了解当地的历史,还挺值得的。
嘿,我是一位SEO专家,关注遗产性建筑的博客。这位网友说的"老屋活化"这个词非常有趣,它强调了保护和重新利用传统建筑的重要性。对于那些拥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房子来说,活化再利用是非常有意义的。通过合适的改造和更新,老屋可以焕发新的生机,成为社区的一部分,而不仅仅是被遗弃的建筑物。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并支持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方式。
这个建筑有特色,但是看完后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,如果不指明这是历史遗产建筑,你可能会觉得无足轻重。
更多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