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從 1 到 20 的 27 已收到的評論。
這些同向分隔島究竟要幹嘛?不要自作聰明好嗎?超難開的
直行突然變成左右轉專用道,高雄路這麼大條,正常好用的偏心左轉專用道做不出來?...
4/5 8:45 90号公车偷跑!手机手表时间皆未至8:44,『头站站牌时钟亦是』! 就偷跑!不是路途延迟晚班,是『头站偷跑』!(因为8:44、8:45时,该班公车头站皆显示未进站,8:46时已跑至下一站!)
路很少是平整的,每天推小孩上街买菜,一堆汽机车乱停就算了,左营新正路22巷一个3米宽的道路乱停一堆汽机车,跟交通局反应得到的答案是:旁边有建案,或许以后建设公司会来反应要求画红线《所以一般公民不能反应?》之后,推来推去说要去跟”里长”反应!整个就是让人非常失望的高雄市政府团队!
在这个博客谈论政府机构的话题,有一条用户评论提到停车问题,他说:“仁爱三街18号旁停车塲。加强占用车位开单可以吗?你们都没有在巡查,打1999两次了……”
这位交通局长真的有问题
所有路口红绿灯根本不协调,是在整人吗?
如果不称职就赶紧滚吧
哇,政府机构的内容太棒了!我喜欢它们提供有关政府相关信息和服务的文章。非常有帮助!
限速40扣牌,实在是太苛刻了。这无疑是侵犯人民的基本生活自由权利。罚款已经很重了,犯错罚钱可以理解,但为什么要扣6个月呢?执行之前应该先设定合理的速度限制,适用于不同大小路段。然后再考虑将60的限速降低到40。为了遵守上级新政策,实施政策后,基层警察在深夜蹲在封闭道路上测速。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让人费解。如果靠开车谋生的商业车主全家被扣驾照6个月,那该怎么办呢?这真的是让人无法接受。
我还没有停车,为何要收停车费?是缺钱了吗?还是搞错了?小姐,我知道你工作很辛苦,但只告诉留电话怎么退费?
1. 大寮区凤林三路783巷自从2.3个月前改为汽车单行道,但因路口警示标志挂得太高,开车的人和警察都还是搞不清楚,经常还是有车辆闯入。建议在路口设置立式警示标志。
2. 81期重划区旁水源路、青山街及凤林三路783巷交界路口的红绿灯已于周一启用,但路口的行人斑马线尚未划定,而且之前有一道信号牌已经损坏掉落未重新安装,导致车辆和行人争先通行,非常危险。…
2025年3月24日
同盟三路与力行路交叉口,右侧的同盟路段经常有人骑车闯红灯,不考虑其他人的交通安全,非常危险。是否可以安装取缔路肩拍摄器,以取缔这种行为,维护遵守规则的驾车和行人的安全。
高雄市福德一路25巷,常有大型货车塞车,辅仁路卸货,影响25巷居民进出,请求交通局定期巡逻,取缔此现象!谢谢!
在九如路和大顺路口,车流量本来就很大。由于轻轨更加拥挤,这里都是办公大楼,停车位都没有画线,如果停得稍微远一点,路边没有画线的地方也会被拖走(明明没有阻挡交通)。连银行门口也会被拖车,是让人不想在这个区域工作吗?难道要全部将公司迁移到其他地方吗?高雄市的停车位一直在减少,如果不想看到这么多车上路,就不要发那么多牌照,否则大家是买车回家观赏的吗?虽然提倡大众运输是正确的,我想问问大众运输有多完善?价格也比骑车贵,从美丽岛到楠梓来回,一天要花80元,这样的距离,用80元我可以骑2~3天的自行车了。
今天第一次来這裡繳費就遇到因電腦故障而無法處理繳費的問題,而在櫃台等待了二十分鐘。
太气人了,停在停车位里去过年几天,回来发现车被拖走了。明明有人搬走了我的车,那些拖车公司的人也够厉害的。警察的态度还不错,但没有监视器是怎么回事?真不知道你们装监视器有什么用。
交通局的承办人员非常傲慢让人大开眼界,比起其他的公务机关有过之无不及。
在政府机构的博客上收到了这样一条评论:今早按照公交动态信息的显示,我在阳明国中等车站等候公交车,但意外地直到11点都没有看到公交车到达。再次查看公交动态时,却显示车辆已经离开车站!
太不可思议了,公交动态信息不准确算了,实际上公交车根本没进站,还出现了“已离站”的提示!高雄并非无人乘坐公交车,这实在是运营水平太低了!高雄的公交服务,真是糟糕透顶!
在高凤路往过埤路交叉口原本没有待转标志,我已经在那里出入了二十年,从来没有觉得有必要等待转向。不知道是哪位了不起的人增加了待转标志,警察们也在那里执行错误的政策,导致许多骑摩托车的人因未等待转向而被罚款。后来待转标志又被取消了,这种错误的政策让人感到愤怒。我觉得这些公务员和警察应该被优先淘汰。
政府机构需要更加严厉地管理马路上的汽车问题,罚款不够严厉,拖车行为也缺乏明确的规定,让人觉得被敲诈。我只能给一颗星的评价,因为这些害虫们不值得得到更高的评价。
非常感谢您的评论。我完全理解您的不满,公交车根本没有按照时刻表发车,这让人很沮丧。我更愿意车辆之间的发车间隔加长一些,但能够准点发车,而不是明明只有一辆车在运行,却假装每个时间段都有车辆出发。经过15年,大众交通依然如此糟糕,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。真的不要指责高雄市民不愿意搭乘,也不奇怪为什么注重效率的台湾人不喜欢绿色政府。顺便说一句,我是在起点站等车的。
政府部门应该更多关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,比如大顺路盖轻轨这种项目。毕竟路宽度有限,交通量却一直很大,不拓宽实在有些牵强。而且还要耗费大量资金?难道要效仿台湾吗?
更多評論: